(原标题:汤尤杯上懂中文的“老外”多) 本届汤尤杯,丹麦羽球一哥阿萨尔森几乎成为中文推广大使,一口标准的中国话让他走到哪儿都是焦点。记者发现,和乒乓球类似,羽毛球赛场上说中文的球员也非常多。就连马来西亚一家媒体曾经发表报道,称他们研究发现学习中文有利于球员打球水平的提高,这也许正是越来越多的国外球员学说中国话的原因。李宗伟能三国语言互译中文说得最好的国外羽毛球运动员,非李宗伟莫属,也不知从哪届羽毛球比赛开始,李宗伟的赛后新闻发布会就自已出马当翻译,随机使用马来西亚语、中文、英语三国语言,记者们都觉得,听李宗伟的新闻发布会是效率最好的。本次大会的翻译都是在校大学生,虽然英文翻译都没问题,但是遇到专业的羽毛球词汇还是很难翻译得融会贯通,于是李宗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再度出马,亲自翻译。记者在新闻会现场看到,李宗伟一边听着翻译说,一边开始自己重新翻译,因为他觉得翻译没有准确理解自己意思。翻译完后,李宗伟还跟身后的世界羽联新闻官盖尔用英语说,“没办法,我什么语言都会。”的确,像李宗伟这样,羽毛球打到顶级水平还会三国语言的运动员还真是不多。丹麦一哥中文进步神速顶尖运动员中会三国语言的还有一位——本届汤尤杯中非常“红”的丹麦一哥丹麦队头号阿萨尔森,他的中文应该是所有选手中进步最快的。虽然中文语速比较慢,但阿萨尔森的用词和发音都比较准确,“我在网上有自己的老师,教我练习口语。”孙冬阳是本次汤尤杯的志愿者翻译团队中的一员,这个目前在苏州大学读研究生的沈阳男孩负责英语部分的翻译。他的第一场发布会翻译工作对象就是阿萨尔森,“其实当时我还是很紧张的,就怕有一些羽毛球术语翻译的不对,但好在他自己能说很多中文,这也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。”阿萨尔森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安赛龙,这是他的中文老师和他共同起的名字,大概意思就是希望在赛场上可以像一条龙,也可以击败谌龙。安赛龙告诉记者,他学习中文主要是觉得说中国话非常有意思,他在青少年时代曾经在中国短暂训练过,也许因为这个原因,他比其他选手更加懂得知晓中文的好处。两年前,他开始通过互联网向北京的老师学习中文。这次汤尤杯,他的中文比去年又进步了好多。2012年汤尤杯,康有为的曾外孙女格罗娅火了,那时这位澳大利亚混血美女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不会说中文。不过,最近格罗娅也开始学习中文了,而巧合的是他和安赛龙的中文老师是同一人。在澳大利亚女队中,格罗娅的中文说的几乎是最不好的。队中的华裔运动员温迪告诉记者,队里几乎都是移民的二代,有好几个队员都会说中文,也有只会粤语不会普通话的。老外在场工作人员不闲聊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以前他们当时外国运动员的面说话还比较随意,但是这届比赛的过程中,他已经遇到好几次老外听懂他说话了。“有一次我和朋友在电梯里,正在议论一名男运动员有多高,没想到他听懂了,就告诉我们他身高1米9”,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现在他们当着外国球员的面说话都非常谨慎,因为生怕其中藏着一个能听懂中国话的“老外”。 辽沈晚报、辽沈客户端记者王冠楠电自昆山 本文来源:体育 作者:辽沈晚报 王冠楠 责任编辑: |